用户粘性 & 怎么向别人介绍真正的好东西
虽然每个 IM 软件都可以挑出很多毛病,但说到底其实个人没有选择权。评论区的朋友说得很对,基本上就是长辈/朋友/同事在哪里,你的社交关系在哪里建立,亲情关系在哪里维系,无论你情不情愿,你都要跟着它走。
在中国用微信,在英国用 WhatsApp ,原因都是一样的——我们没有办法100%摆脱它们,这就是固有的粘性。
但这不意味着,我们只能消极适应和被迫接受,没有改变的空间。因为各种原因,我个人非常厌恶微信,我的做法是——把我的亲密关系重心转移——跟我关系最亲密的人,都是我在 Telegram 上的双向联系人。微信的边界,在我还没出国之前,就被我划出了生活圈。现在基本上除了我的父母的文字信息和(确实没有办法,他们不会翻墙,但已经会用 Skype 和我打高清电话了,虽然5月就要被砍了)我会定期打开微信检查(<1 次每天)之外,我极少在上面发任何消息,也不再分享任何生活。
告诉别人哪个聊天软件功能齐全有多好用是徒劳的,真正的推广不是产品本身,而是“我对你的珍视在哪里”这件事情上。
一个珍视你价值的人,使用一个你介绍的新事物,不会感到什么阻碍和难度。
而如果刚好,你推荐的产品本身又是一个改进(比如说 Telegram 相较 微信)的时候,他们会爱屋及乌,感受到产品的真正价值(比如说,我爸妈眼中的 Skype 就是画质又好又清晰)
所以说,其实订阅了我 Telegram 频道的朋友,你们是我现在的生活关注之一♥️
虽然每个 IM 软件都可以挑出很多毛病,但说到底其实个人没有选择权。评论区的朋友说得很对,基本上就是长辈/朋友/同事在哪里,你的社交关系在哪里建立,亲情关系在哪里维系,无论你情不情愿,你都要跟着它走。
在中国用微信,在英国用 WhatsApp ,原因都是一样的——我们没有办法100%摆脱它们,这就是固有的粘性。
但这不意味着,我们只能消极适应和被迫接受,没有改变的空间。因为各种原因,我个人非常厌恶微信,我的做法是——把我的亲密关系重心转移——跟我关系最亲密的人,都是我在 Telegram 上的双向联系人。微信的边界,在我还没出国之前,就被我划出了生活圈。现在基本上除了我的父母的文字信息和(确实没有办法,他们不会翻墙,但已经会用 Skype 和我打高清电话了,
告诉别人哪个聊天软件功能齐全有多好用是徒劳的,真正的推广不是产品本身,而是“我对你的珍视在哪里”这件事情上。
一个珍视你价值的人,使用一个你介绍的新事物,不会感到什么阻碍和难度。
而如果刚好,你推荐的产品本身又是一个改进(比如说 Telegram 相较 微信)的时候,他们会爱屋及乌,感受到产品的真正价值(比如说,我爸妈眼中的 Skype 就是画质又好又清晰)
所以说,其实订阅了我 Telegram 频道的朋友,你们是我现在的生活关注之一♥️